top of page
作家相片Fanna Chen

多用嗅覺喚醒身體與心靈

已更新:2022年7月31日

轉貼: 2012-08 康健雜誌165期 作者:楊定一

在品嚐美味的過程中,視覺、味覺、嗅覺各自扮演了關鍵的角色,尤其如缺少嗅覺的輔助,即使是頂級的料理都會變得索然無味。其實我們對美味的感受將近80%是來自嗅覺的貢獻,而非完全來自味蕾。

通常人體在處理一般感官訊號如視覺、聽覺、觸覺等,是經由周邊神經傳輸到大腦皮質層,但嗅覺的訊號是唯一由鼻子神經末梢直通腦部邊緣系統(Limbic System)的感官訊號,走的是與其他感官不同的捷徑。

神奇的是,大腦對香氣的處理速度是對痛覺處理速度的兩倍快。邊緣系統接收嗅覺訊號的位置,就座落在負責生存必須行為的腦幹和處理複雜認知的大腦皮質層間,它掌握了調控各種生理功能的鑰匙,包括血壓、心跳、血糖、體溫、睡眠、記憶、喜怒哀樂、以及食慾等。因此,利用嗅覺刺激邊緣系統,其實也掌控了通往記憶的大門,這說明了為何許多人都曾因某種嗅覺經驗而找回失落已久的往事,或喚起美好的回憶。

通往記憶的鑰匙

當人體吸入某種味道時,鼻腔內嗅板的嗅神經被氣味分子刺激而產生神經脈衝,神經脈衝再傳達到腦部的嗅球區。而嗅球與負責記憶作用的海馬迴間有神經元互相聯繫,將與氣味相對應的神經脈衝儲存成特定的氣味模式,將來只要聞到相同的味道,就能觸動其特有的回憶。

嗅覺就如同通往記憶的一把鑰匙,即使夏天的海浪或秋收的田野都有其獨特的味道,能觸動塵封已久的相關回憶。相信許多讀者朋友都有相同的感受,回想曾經歷過的所有美食經驗,比起高級餐廳的精緻料理,母親的家常小菜往往更令人想念。

回憶兒時的冬夜,在廚房忙碌的母親走入客廳,面帶微笑地端出熱氣騰騰的玉米湯,我們姐弟四人開心地圍了過來,臉龐也因鍋邊的暖氣紅潤了起來。那湯品的四溢香氣在家中久久不散,即使早已時空變遷,閉上眼睛卻好像穿越時光隧道,香濃鮮明彷彿就在眼前,而美味也早已化成思念的滋味。

這也是為何人們常用「有媽媽的味道」讚許料理的美味,其實並非每個母親都是廚藝高手,但每道佳餚都充滿對子女健康成長的期許與對家人的關懷,所以雖只是家常食材,就是這料理過程所投注最重要的一道調味料,是金錢買不到的。

幫助管理體重

事實上,嗅覺不但是形成回憶的基礎,也是建構認知的過程,不僅與記憶相關,與食用者飽足感的調節也有直接關聯。

一般人的鼻子可以辨別4000種以上的氣味,特定食物香氣分子進入鼻內,直接到達鼻子的頂端,亦即接受器細胞的所在位置,經由嗅覺接受器及大腦的邊緣系統到達下視丘的飽食中樞,飽食中樞分泌抑制食慾的荷爾蒙並產生飽足感,進而減少進食量並幫助體重管理。

美國芝加哥「嗅覺與味覺治療研究基金會」的赫許醫師(Dr. Alan Hirsch, M.D.) 便曾針對因腦部受損而喪失嗅覺的患者做研究,發現這類病人在嗅覺喪失後,體重增加了10%;以藥物治療好他們的嗅覺喪失症之後,病人又恢復到原來正常的體重。在這研究計劃中可發現當嗅覺喪失時,調節飽足感的機制也會同時受到影響,病人們不知何時該停止進食。

因此,我們不僅能運用嗅覺掌控進食慾望,甚至可以利用某些特定氣味來達到抑制食慾的目的。經由嗅覺吸入特殊的芳香,到達人類下視丘的飽食中樞,使人有飽食的感覺,進而達到降低攝食量。此過程不會讓減重者有持續捱餓感受,在愉悅的感受下更能持之以恆地維持生活型態的調整。

中國、印度、羅馬、希臘等古文化都早已知道用特定香氣控制體重,例如用茴香(fennel)抑制饑餓提高能量,而古埃及也用過芳香療法來治療生理和情緒上的疾病。

在此,特別要提醒大家,饑餓感或飽足感的訊息其實是來自大腦而非胃部,通常飽足感需要在進食後20分鐘才能感受得到。如果要等到食物進入腸子、養分進入血液、再把訊息傳遞到腦部的食慾中心,我們才能有飽足感,那需要攝取的食物量相當驚人。因此,最有效率的方法是細嚼慢嚥,放慢進食節奏不僅能減輕消化道負擔,還能讓腦部有時間產生飽足感,進而減少所攝取的食物總量。




227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